“钢铁沙皇”的传奇
- 分类:冶金系统案例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7-04-28
- 访问量:32
【概要描述】沙钢集团成立于1975年,是我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,经过三十多年发展,已经从一个县办小厂发展成为我国第四大钢铁集团。
“钢铁沙皇”的传奇
【概要描述】沙钢集团成立于1975年,是我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,经过三十多年发展,已经从一个县办小厂发展成为我国第四大钢铁集团。
- 分类:冶金系统案例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7-04-28
- 访问量:32
沙钢集团成立于1975年,是我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,经过三十多年发展,已经从一个县办小厂发展成为我国第四大钢铁集团。2008年完成钢产量2330万吨、铁1877万吨、轧材2057万吨,实现销售收入1452亿元、利税148亿元,跻身世界十大钢铁集团,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444位。目前沙钢集团拥有总资产1100亿元,职工35000余名,厂区占地13平方公里,主要技术装备均具有国际一流水平。这一系列数据,述说着一个企业成长的传奇。
1974年初,江苏省沙洲县(今张家港市)统配钢材紧缺,县里提出让锦丰轧花厂搞钢铁。轧花厂党支部书记张耀生和沈文荣等人,用借来的45万元自筹资金开始组建一个小型轧钢车间。他们用土法炼钢浇铸十副轧机牌坊,从上海一艘名为东方号的报废货轮,买来美国30年代制造的1250匹重型柴油机,用来带动轧机。用旧坦克上一台500匹马力汽油机和旧直流电动机,改为交流发电机解决辅助用电。10月份,厂里派沈文荣带领28个工人到吴县陆墓镇轧钢厂学习轧钢技术。1975年3月10日,轧钢车间正式投产。6月10日,锦丰轧花厂轧钢车间命名为沙洲县轧钢厂,隶属于沙洲县商业局。做了6年机修车间副主任的沈文荣,被任命为副厂长。沙洲县第一个冶金企业就这样诞生了。
1976年10月,沙钢建成第一台3吨小电炉,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物资短缺,尽管设备原始,早期的沙钢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应。1983年产量近1万吨,有圆钢、螺纹钢、角钢等七八种产品。1984年4月,沈文荣被沙洲县委任命为轧钢厂厂长。刚上台的沈文荣就做出一个重大决定:收缩产品线,将当时大企业不屑一顾,而小企业又无法上规模的窗框钢作为主导产品。当时苏南地区先富起来的农民盖新房,用钢窗成为一种时尚,因此需求量很大。到1988年,沙钢已经建成9条窗框钢专业化生产线,产量达到13万吨,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5%。生产窗框钢使沙钢掘到了第一桶金,并享誉全国。
1988年底,当沙钢积累了1亿多元资金时,沈文荣把家底都砸进去,从英国比兹顿钢厂买进一条75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、连铸、连轧短流程生产线,年产25万吨螺纹钢。这个决定关系着沙钢的生死存亡。沈文荣破釜沉舟地说:“就是设备买来了运行不了,也要放在那里办成个展览馆,我自己在门口卖票,5分钱一张,让同行都来学习沈文荣的教训。”沈文荣和沙钢是幸运的,这一项目1992年投产后不久,适逢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,中国迎来了基础建设的高潮,3亿元投资不到3年就全部收回。
1993年,沈文荣再行惊人之举,投资13亿元从德国引进亚洲第一条90吨超高功率竖式电炉炼钢、LF精炼、连铸、连轧高速线材生产线,投产第二年沙钢的产量就突破了百万吨大关。1997年,沙钢与韩国浦项制铁合资二亿多美元,生产冷轧不锈钢薄板,目前成为中国最大的不锈钢薄板生产基地。2001年2月,沙钢完成企业改制,国有股逐渐退出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北京信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北二分 京ICP备11025685号